关于“标准”的几句议论和一个构想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关于“标准”的几句议论和一个构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546 )


作者:陈德楹
发表时间:2013/4/26 13:38:19

我先粘两段上次在晓舟的“4.20凌氏心意六合拳交流联谊活动(策划书征求意见稿)”后跟帖时说的话:

 

除了集体操练外,单人操练,应该有示范作用。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集中的机会,我看那些打得跟我差不多或者我认为还没我打得好的人打拳,有什么意义呢?单人操练,谁打哪个动作,建议由小老师指定。

最后的总结或者讲评,应该是小老师讲。别人讲了,不客气地说,我如果听了,心里就会想,他讲对没有?我们这么个团体,性质上终究是一个师父带了一大群徒弟,门内其他事务,如果师父愿意,可以讲下民主,教学上,只能有一个权威,否则,作徒弟的就要无所适从了。

4.20炮台公园的活动中,大家无可回避地注意到各教学点打出来的拳有差异、因而提出应该有统一标准。不知各位现在是否明白我当时为什么要说那些话,并且一点不带婉转地那样说话?

各教学点集中后,各自的学员打出来的拳会有差异,不用看见就能想象得到。于是大家就会想:到底什么是对的?也就是座谈会上提出来的标准问题。

但是恕我直言,“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却是个伪命题。

不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或者虽是一个师父教出来但是师父已经不在了,大家打同一个祖师爷传下来的同一种拳,打出来的拳却不一样,其传人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坐到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比如卢嵩高老师的其他徒弟的传人、或者河南山西的心意六合拳传人可以跟小老师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凌氏团队却不必也不能讨论这个问题。标准在哪里?就在小老师那里啊。

所以问题不是有没有这个标准,而是这个标准怎样有效地不走样地“传导”到每一个学员那里去。

在凌氏团队现在这个框架结构下,这个问题是必然要出现的。暴露于今天还是来日,只是时间问题。实际情况各位都有切身体会,其原因各位也都能分析得出来,不必赘述。

撒出去设立多个教学点的好处我们已经看到了,不足之处也看到了,现在就是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的时候了。

借助于今天的科技手段,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制作一个小老师演示并讲解“十大形”每一动作的视频。

但是我认为还可以有更积极的方法。

设想是:

1、选拔。凌氏门下无论教练还是学员、学了几十年还是几个月,每一个人都可以自愿报名,拣自认为最有心得、练得最好的招式,一个或多个不限。几个月后,按起势、收势、踩步、抡劲……,由小凌老师亲自逐次选拔,每一招式可以不限选拔一个,择优录取,绝不照顾情绪,不搞平衡。报名到正式选拔之间的几个月里,各人就拼命苦练去吧。

2、强化训练。初选出来的人,由小凌老师亲自点拨,务使其动作符合或最大限度符合规范。初选入围、强化训练后不能达到要求者出局。

3、制作视频。如果有人能够被选中不止制作一个视频,那就是对他的最大肯定。哪个教学点被选中作视频的人最多或招式最多,当然也是对他们的最大肯定。全部视频就是今后一年或者两年里的“标准”。

而且我认为,这件事可以每年或者每两年做一次——楷模不是终生的,一年后或两年后有人做得更好的话,可以取而代之。如果每年或每两年这么来一次的话,既能使大家有所依归、有所遵循,能提高大家学拳练拳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在某个角度对我们凌氏团队训练成果的一个记录,若干年后一个个翻出来看的话,也挺有意思的。

 

 

 


作者:于一碧诗
发表时间:2013/5/2 9:38:12

连日来多次看了徳楹师兄的这篇构想,感觉意义深刻。虽恩师未示下,本人认为,大家在该构想的基础上,䃼充完善,必将有益于更好的承传。


作者:天阙
发表时间:2013/5/9 22:05:56

这次交流联谊活动,德楹思前想后,连发三帖。为同门着想,为传承着想,毫不利己,仗义执言,真丈夫也。

我替大家谢谢你!

构想甚好,当制定详细计划,组织班子,请大家踊跃报名参加,认真实施,争取在不太长的日子里完成。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3/5/9 22:44:18

我先报名!虽然师父曾说:“水浪拳”的拳照用了女的,“十大形”用男的拍,不过报名训练似乎并没有性别限制。不为拍视频,只想有机会学习一下“十大形”,为能更好地打好“水浪拳”。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3/5/10 21:29:06

感谢德楹师兄的构想,“迫使”肖师再次为我们“精加工”,使我们大大受益。

如此重任,我辈能力不够,望尘莫及。又要辛苦恩师了,真有点不忍。

照此模式认真执行,我们团队的拳艺必会上一台阶。

肖师说过:参与就是英雄,本人积极报名。趁着这次机遇,让自己的拳艺再上一个层次。

作为本沙龙秘书长,提请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大好机遇,积极认真参与。

请示过肖师了,不分性别,年龄,拳历长短,都可参与选拔。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3-5-10 21:29:40 编辑过]


作者:xiaozhen
发表时间:2013/5/10 22:11:32

我报个名,将积极参加选拔!


作者:蓝蝎子
发表时间:2013/5/10 22:16:22

我也报名,虽然估计第一个被淘汰的可能就是我,但重在参与嘛!任何事情,只要有信心、恒心,并且肯花时间与精力,必定能够做好!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3/5/13 10:16:47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fkz
发表时间:2013/5/13 13:45:29

我报名,虽然能力有限,但还是想试一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作者:陈德楹
发表时间:2013/5/13 16:22:06

知我者,小老师也!

如果自私点,我不必出这种主意——只要我自己能得老师真传,别人怎么样关我什么事?再自私点的话,或许巴不得别人都不能得到真传呢。呵呵!当然,我这种主意,要让小老师更辛苦了。

 但是只要有利于凌氏拳艺的正确传承,我想小凌老师尽管辛苦,也是高兴的。我们其他每一个人不也是如此吗?


作者:蓝蝎子
发表时间:2013/5/13 19:36:57

德楹兄襟怀洒落、正直无私,小凌老师为武术传承不辞辛劳、福泽后辈,令我们为之感动。大家若还在瞻前顾后,那实在是辜负了小凌老师与陈德楹先生的一番良苦用心。


作者:王国燕
发表时间:2013/5/14 15:31:40

看到德楹写的:“恕我直言,“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却是个伪命题。标准在哪里?就在小老师那里啊。”毫无疑问,小老师说的就是真正标准。

想起德楹曾在琢玉轩论坛:《拳理要旨》修改意见征询和研讨小结,2013121的跟帖中,写过大行山一帖,当时没觉得含意有那么深。没想到小老师看了,会心大笑,说意义深刻,多少人在笑那个轿夫,其实自己有时又何尝不是。

现在有所感悟了,触动很大。里面三个人,都认为自己有标准:

轿夫认为的标准就是大行山。

跟班认为的标准就是太行山。

县太爷做自己认为的标准。

现实生活中不正是这样的写照吗!

 

真正的标准只有一个,要辨别它,只有就有道而正之。认真的做到学,问,思,辩,行。日积月累,功力提升,认知提高,才能印证体悟,不被伪标准所误。

 

就我所知,能一以贯之者,惟有肖师;进而能直言而不瞎敷衍者,惟有肖师;有疑问可为我们追根溯源者,惟有肖师。他是武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伟才,我们的拳艺提升所在。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13-5-15 12:32:58 编辑过]


作者:蓝蝎子
发表时间:2013/6/8 22:32:24

刚才在写学拳的一点小体会,由此联想到了德楹兄提出的关于标准的问题,就再进来看看这篇帖子。接下去看到各位的回帖,也又重温了“大行山”的故事,同时也令我想起另一则故事,与“大行山”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日,孔子一门生在门外扫地,有客来,欲访孔子。

门生说:“先生在屋内休息”。

访客说:“我有个问题想请教,问你也可以。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

“四个季节啊!”门生立即回答。

“不对,是三个季节!”访客反驳道。

“四个!”“三个!”两人争执起来。

这时孔子出来了,问明了缘由,对访客说:“你是对的,一年有三个季节。”

访客很高兴,转身走了。门生很郁闷,问孔子:“先生,一年明明有四个季节,您为什么说他是正确的呢?”

孔子说:“你看那个人,一身绿色,他是只蚱蜢啊。蚱蜢在春天出生,经过夏天,秋天时就死了,他没有看到过冬天,你如果对他说一年有四个季节,就算争论到晚上,也不会有结果的。”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夏虫不可语冰”。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2 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