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樵夫担柴-汪家林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六合八法拳论坛樵夫担柴-汪家林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319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樵夫担柴-汪家林
赵丹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排长
发帖:73
经验:146
金币:146
注册:2016/10/11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樵夫担柴-汪家林

学拳小记-樵夫担柴

汪家林

这两天雨水较多,有点闷热,云层离地近,就会有压抑闷热感,离的高,就会神清气爽。打拳也一样,周身关节开一点,头再领一点,看上去会很精神,练起来也舒服。

樵夫担柴:我查了一下,是宋代诗人萧德藻写的,“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讲述了樵夫一天辛苦劳作的生活。还有人们向往的日出而耕,日落而息,远离社会是非,面对青山绿水,自得其乐的生活。

在书上看到的担柴,都是立起来的。我们家那时担柴,两头柴是平的,用的是叫“苗担”,两头是用生铁包着,头是尖的,用檀木制作而成,此木非常有韧性,整个“苗担”是弧形,用时两头翘的朝上,插在柴的中间,两边重量要绝对平衡,这种担柴技术含量极高,老手这柴挑到家还是平的。我那时也挑过,走一段路就会转过来,像现在书上看到的样子,这样走柴会晃,两手要把柴抓住,不要抓的太实,这样就不会晃,就形成了现在打拳的样子,但不是马步状,我想是取奇意吧?走的时候上下有一点点起伏,这样可以借一点力,肩膀就不会那么痛。中途是要换肩的,换肩也有技巧,借一点起伏,腰一转过来了,就像弹簧一样。周身有紧有松,看上去不会松松垮垮,眼特别有神,也不会东张西望,全神贯注。

 

2023915汪家林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3/9/16 20:12:21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1 19: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