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不可一日无师
- 凌氏心意六合拳 ( http://www.lsquanyi.cn/bbsxp/Default.asp )
-- 心意六合拳论坛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Forum.asp?ForumID=5 )
--- 初学者不可一日无师 ( http://www.lsquanyi.cn/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120 )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8/4/23 17:38:53

                  初学者不可一日无师

 

今日(2018.4.22)大宁训练,小凌老师开始对晓丹进行又一轮的水浪拳系统指点。指点前,老师对晓丹说,“你要有信心,在1~2年里赶超她们(王国燕、晓舟),至少也要和她们并驾齐驱。这需要你和我共同努力,只有你努力肯定不行,只有老师努力也不行,但老师肯定会努力。”我对师父充满信心,对晓丹也有信心,我为我们团队又将增添一名水浪拳传承的栋梁而感到由衷的喜悦,只是又要辛苦老师了。

 

老师给晓丹从起式讲到临崖勒马。晓丹是气功研究所的教师,又是中医医师,还是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自身又有多年习武的经历,老师因材施教,对晓丹的指点自是与其他学生不同,可谓“无微不至”。有两处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1起式,晓丹两手手心在手臂翻转时有细微的差异。老师马上给晓丹指出,其手臂转动中的不平衡,导致了重心的不稳,人在前后摇摆中失衡。极其轻微的迹象,旁观者根本没人注意到,当事人自己也未注意,却被老师刹那间捕捉到了,给晓丹指出后,晓丹这才有所察觉,经指点后马上心领神会,改正过来。

2老师夸奖晓丹转丹田一记打得好,却又看出意识上的细微偏差,让晓丹右肩膀不要先动,而是丹田、肩、手齐动。如何做到了?老师又给晓丹讲了学习的方法和老师教育的方法,指出晓丹现在要打好的唯一办法,就是右肩不动,想也不要想,慢慢就能从里面打出来。错误的意识先到,就麻烦了,索性没有意识,慢慢打出来,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内因带动外因。

 

指点晓丹后,我请老师给我看十大形。因为要在井系给储教练做十大形的助教,而我还有好些十大形的动作没学过,想抓紧时间先把动作学下来。在家自己看了以往师兄打的视频,学了单把,又看了老凌老师的书,上周训练还请储教练带我打了几下。本来自我感觉还蛮好,练得起劲,谁知今天打给老师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动作、意识等全错。更麻烦的是,自己瞎练了一周,竟改也改不过来。单为这记拳搞了好长时间,费了老师不小的精力,心疼老师,深怪自己。我想如果是新学反而要方便得多吧。老师说:“你呀,就是不可一日无师”。(内心狂喜,深以为然,我真是一天都离不开师父的,最好每时每刻都能跟在师父身边。)

 

“单把”这记拳真有意思,书上说“单把者,单手之拳也……专练右手之势也。”所以,我练的时候,把意识完全集中在右边,哪知,一举一动就全错了。师父在教我的时候,让我先把右手的意识擦掉,不要去想右手,再重新来过。这时候,才发觉现在的做减法比当初的做加法要难多了。难怪师父说“走弯路便是捷径”。因为师父的当心呵护,我学拳的道路上几乎就没有走弯路的经历,异常顺遂。还以为天赋异禀,实则都是师父的夹持之功。这次因为自己的冒进能有所体会,也属难得。

回家练习时,仔细想了师父对我讲的话和带我打的动作,终于有点想明白了。名曰单把,但仍然打的是整劲,怎么可能把左边打成了“摆设”?整劲下的“两手合一手”,讲究的更是两手的有序联动,我只知道一只手乱摆,怎么可能打得出?我在看书的时候不明就里,断章取义,在看视频的时候,不加辨别,盲目模仿。如果没有师父指点,非但白练,而且南辕北辙,越练越差。

 

十大形中,另一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一头碎碑。而我学一头碎碑的方式恰恰和单把截然相反,完全跟着师父练,自己一点也没动过脑筋。一头碎碑,一者,单也,有左式而无右式,单把有右式而左式阙如。我学一头碎碑的时候,就是跟在师父旁边练,当时我连打的招式叫什么名称都不知道,根本也没去翻书。先跟师父打1,2,3,再连起来打,师父告诉我意识在哪里,我就注意哪里。学得又快,打得又好。这次,我在大宁灵石公园打一头碎碑,朱宏滨教练还夸我打出了“小凌老师的精神”,师父也点头称是。回过头来再想想,难道我打一头碎碑的时候,师父有要我把意识都集中到左边吗?那为何在自学单把时就非要把意识集中到右边呢?哈哈~果然是,有师父在万事无忧,只要按师父说的去做一切OK,就这么简单。

 

不过,这次师父说我在打单把时右肩存在的问题点醒到我。我突然意识到,我打水浪拳也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自觉好像右肩松,常会右肩妄动,得意忘形,动作脱轨,这是打拳的大忌,既破坏了两手合一手的圈形,也违背了含胸拔背的基本要义。师父以前在给我指点樵夫挑担时,就曾给我指出过。在练水浪拳时,我也开始注意这样问题了。当然,改正的办法师父已经教过了,就是不去想,自然而然。

 

通过这次对自学单把的纠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一直跟在老师身边学拳,反而老师没什么要多指点的,因为上来就是对的,你的动作是跟师父学的,意识是师父帮你加上去的,对了也就对了,功夫是自己练的,老师又有什么好多说的呢?然而,初学者离开老师一段时间再来过,老师指点的就会多一些,动作走样,意识偏离,若没有老师的指点,越打越差,自己永远也不明白。尤其是越用心,越用功,越思考,岔路就可能走得更远了。

 

师父身上有太多学不完的东西了,我觉得自己在师父面前永远都是初学者。我一天也不会离开师父的,不仅要在拳中打出小凌老师的精神,还要把小凌老师的精神融合在血脉里,把凌氏拳艺发扬光大!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8/4/24 13:15:27 编辑过]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8/4/24 12:29:16

打断好几根皮带

师父看我打十大形,回头跟我说,你今天穿的这种裤子,要索根皮带。(裤腰太松。)

我说:“不行,皮带束着感觉发不出劲了。”

师父把他系着的皮带撩给我看,说:“侬看,这根是牛皮的,我打拳打断过好几根皮带,只能用这根,还有弹性。”

我心想:哇,好厉害!我只觉得练十大形有时丹田会涨,束皮带不舒服,但想不到师父的丹田之气竟然能把皮带撑断,那该有多深的内功呀!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8/4/24 12:31:03 编辑过]


作者:晓舟
发表时间:2018/5/6 9:26:52

肖师为建雄佳作《也学牡丹开》采摘的“苔花”

肖师和韩耀华、吕文发合影(肖师说儒释道全齐了)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18/5/6 9:29:29 编辑过]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3 3: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