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8 学拳小记2020-04-18 学拳小记
这周的训练是疫情之后的第一次在源深,发通知的时候考虑还是稳妥一点好,于是写明虽是集体训练,但不做具体要求。想着,大家来也可,不来也没问题。地点因为咱们常训练的二层平台依旧封闭,就转移到以往打长距离的篮球场边小马路。
早早到了训练场,没什么旁人,储教练、嘉严和建军也前后脚到了。因为小凌老师上了4次网课,大家有些地方没有太明确和没听清。于是一来就讨论起老师看拳指导大家的地方,一记一记要点的说,看看是不是漏了。你还别说,还真的是漏了几个地方,老师网上看拳的时候,有好几次我的手机卡顿退出。可能这个时间段讲的没有听到。
正说着,晓舟教练和Helen过来了。于是集体开始打一遍水浪拳,晓舟教练领打。拳到“气升昆仑”,建军小声说,小凌老师来了,一分神顾盼间,转身方向就错。错就错了吧。收好势,大家赶快上前和小凌老师问好,都是蛮高兴的。
这次训练和以往不同,以给教练看拳为主,国燕教练、储教练、建军、晓舟教练和嘉严。嘉严看了一段,其他都是全套打完,实在难得。各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对建军水浪拳的进步,小凌老师在指出不足点之后,表扬建军3年到这个水平,是很少的。看得出建军也很开心,其实何止建军,我们都为他高兴。
看拳结束,建军又问到“逢转必沉”,小凌老师引申到了习拳,问大家,“逢转必沉”是怎么来的?答曰:“老老师提出来的”。再问,“那老老师从哪里来的?”。答曰:“打出来的。”。小凌老师接着说(以下为我理解的大意),是这样啊!拳的难再于自己要有体悟,而体悟是靠自己打出来的。逢转必沉有沉,就必然有起的地方,这个就是拳的阴阳,没有说并不是没有。不能死抠词义,要在打中体会。自己后来想想,就像以前说过老凌老师的书,对于习拳到一定阶段的爱好者是有帮助的,因为内容是用来印证的,知道自己到底对不对。比较有体会的就是踩步的剪子股,以前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明白什么是剪子股,直到上个月才发现是多么的贴切。就是胯交叉点像剪刀X形的贴合,坏的剪刀,交叉点不紧,剪东西就不行。所以说来说去,还是要有自己去打去体悟。深奥一点的先放一放,不咬文嚼字的纠结。
本周习拳
这周拳不知道要说什么,练习还是在水浪拳和踩步上。体悟都是今天有明天没,或者忘记了的。比如踩步才发现后手顶推的作用,以前都是前手闯出去,后手没什么用,只是跟着摆上去。现在发现有用,但是今天有用,明天又不知道怎么顶推了。提脚板也是一样的,还没熟。只能大概想想,好像是这个模样。做不出就做不出了,过2天再说,走到哪里是哪里。不过走的倒是不觉得辛苦,反而还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