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答问环节的讨论会
   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心意六合拳-凌氏拳艺心意六合拳论坛答问环节的讨论会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 | 点击数:1294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浏览上一篇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答问环节的讨论会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23
经验:1498
金币:1498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答问环节的讨论会

答问环节的讨论会

 

大年初五,凌氏团队在腾讯会议上进行了“凌氏拳艺进大学演讲时的答问环节讨论会”,肖力行老师,国燕理事长,晓为副理事长,清怡秘书长,晓希,王涛,达达,建军,晓行,嘉严,东雷,晓蓓,华毅,新宇,晓舟,登登等出席会议。对晓行等18人所提的36个问题,晓舟主持讨论,肖力行老师一一亲自指导答疑。

老师肯定了晓行的“初学者应在36个月内学会”、华毅的“在不得以的情况下用视频教学”、嘉严的“凌氏拳艺的优势在师承清晰和文武双修”及“拳名是标准”、达达的“身体较弱的学员会比身体强壮的学员率先感受到气感”、清怡的“水浪拳源于吴翼翚老师其根相同”、晓希的“气感是血液径流量加大以后的一种感觉”、国燕的“将心意六合八法拳易名为水拳实乃大家之笔”及“拳在内敛,舞在张扬”等说法。

对于同学们的提问,老师点评:提问当深思熟虑,如东雷、晓蓓等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深度。有些问题则本身就存为矛盾,或用词不当,表意不清,或缺乏前提条件。提问者需注意,答题者也需注意。

对于同学们的答题,老师点评:每个人的答题汇总在一起,高下立现,谁能记住老师说过的,并运用得当,一目了然。各自从中也能看到差距。

之前,我在做汇总时,读了晓希的解答,觉得好多题目都近乎标准答案,可以过了。后又读了国燕师姐的解答,觉得答题非但针对性强,全面系统,而且体现出了凌氏团队的高度,点出了内家拳的本质,练拳的要义,十分赞叹!谁料,恭听了老师这堂历时三个多小时的宝贵一课,更是获得了一种客观务实而又开阔深邃,极具哲思的启迪。正如老师所说的,水浪拳是气象万千的道家功,老师的这堂课竟也让我有了相似的感受,气象广大,意境深厚,却又清新自然。

老师的答疑从下午2点持续到5点半,当中只喝了几口水,不顾辛劳从头到尾把36道题一一分析,深入解答。建军因节日家中人多特意到户外清净处,在近零度气温中坚持了3个多钟头越听越有劲。在快结束时,老师已经讲得嗓子都快哑了,看到7岁的登登小学员守在屏幕前等待解答他的提问,老师丝毫不以问题幼稚认认真真地为小朋友答疑,还鼓励小朋友问得好,登登鞠躬向老师行礼感谢。从老师身上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德高师的精神和智慧。

德楹师兄因事下午4点得空,以为我们会议已经结束,没有上来。发微信给老师说:“匆匆一看,先说几句:主讲也好,答问也好,首要考虑应该是怎么生动,怎么打动听众,如果他没被吸引没被打动,说多少我们自认为正确的话也没用,听众是香港的大学生,我们说的内容,他都会思考会质疑,而不是盲目接受的。”“什么拳最能打,这种问题他若问了是他弱智,我们回答了,就是自己傻了。”老师因用手机视频参会,没注意到,其实我们会议差不多到5点半才结束,错过了当面给师兄拜年和聆听的机会了,有点遗憾。

达达问,初学者当以何种状态学拳?我答:敬!老师说,回答不错,但不全面。老师以初,中,终三个阶段各自的态度给我们指明了在拳艺道路上的千年求索之路。这一时让我想到傅佩荣的“止于至善”说,然而,老师对最高阶段“敬之善之”的四字真经却贯穿了古今,超越了时空。我想这便是传承,也便是成功!画虎画皮难画骨,这也是我们和老师之间最大的差距啊!

寅虎展翼,其道大光。老师以“敬之善之”四字将凌氏团队带上了新的征程,向会当凌绝顶之路攀登。

                  晓舟 壬寅年正月初六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2/2/6 14:19:53 IP:已记录
晓舟
 


角色: 琢玉轩会员
等级:团长
发帖:923
经验:1498
金币:1498
注册:2012/3/20
状态:离线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Re:答问环节的讨论会

就肖师答疑如何“松”的一点学习体悟

肖力行老师近日为我们答疑的关于老师教拳纠正错误动作来使学生放松,结合老师十二年来教我的切身体会,让我对老师的教拳更有了一种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领悟。这简直是之前的我所无法想象和理解的。因为当时不懂,也让老师饱受烦恼,如今回想心痛之至,真不知如何补偿和报答老师。

这几日练拳时的某种感受,又让我想到老师之前回答仲寅的“吃螃蟹”和打拳快慢的比喻…似乎对老师说的教拳与松又有了一层体悟。练拳时如动作不准确,就不能放松,路径则根本走不到位,劲也就不可能节节传递。因此,老师要能把学生哪里不放松的错误动作看出来,并现身说法,演示出来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在哪里,再把正确动作打给他看,尽可能让他把外形模仿正确,路径打正确,这样就有了放松的前提。放松,才能把路径走到位,路径走足了,练到气息慢慢跟上,意到气到,劲才能走到位。走到位,不断疏通,方能越练越松。

因此,老师的指点也就是要帮助学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我满师之日,老师为我写的满师文改定题目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原来当时就告诉我了,让我好好安心练拳,我虽有所触动,却还是一知半解。今日一悟,唯有给恩师叩首!

弟子2011年冬跟师学拳,2012.2.12正式行拜师礼,从师习武学文,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今天是2022.2.12,第十二年了,越感不足,更需师之指导。弟子目前不能在老师身边侍奉听训,时时想念。写了一点学习心得向恩师汇报,并请恩师得空时批评指点。

弟子晓舟拜上 2022.2.12

[此帖子已被 晓舟 在 2022/2/15 15:08:59 编辑过]


编辑 删除 发表时间:2022/2/15 15:05:09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凌氏心意六合拳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6-2007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1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4/21 23: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