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学拳小记9.10 学拳小记
今天,老师给我们继续逐一分段指点,所教十分宝贵。
今天我从老师的师范中学到的关键点:
1、神
内家拳的艺术境界,神,拳中要有神,或者说用神来领拳。
2、如履云雾际
燕子斜飞,中定,升腾劲,先从中定的拳来体悟,再动中求静,求动中的平衡,如履云雾际。
老师的教拳方法,次第,先体悟撑,有借助物,再去拐杖。用燕子斜飞双掌心朝下的气柱来支撑,而非用脚站住。(极妙的意念指点,这就是明师!)
3、形于手指,也是松中有棚劲。
纠错,我以前虎口撑开是硬撑,通过老师讲蛰龙现身的荷叶掌,纠正了左手的手形,原来也是松中有棚劲。
4、肘
肘是棍子的一点,用骨。
5、快打,累得时候,气不够的时候,心烦气躁的时候,不要快打。
体悟到“散”的状态,反之就是“敛”。
三记,先慢,再快,再更快。慢是蓄势。
以下是我记录的老师逐一指点的内容:
郭晓菲:
1、九转:前手手指伸开一些。
2、回头前,两手插下去一记,中间三指并拢,大拇指和小指尽量分开。
3、回头后,左手放在右肩处,平着直线出去。
4、落砚前的两记退步,开合要打出来,先合,再开,把距离拉出来。
5、穷幽极海:脚后跟不能起来,蹲不下可以高一点,一点点下去。
6、高山流水:上手贴着下手小臂下来,是流水不是瀑布。
7、童儿送书:跨步不要太大,手送高。
8、踏雪探梅:前面两记手先不要出去,最后一记手伸出去探。
9、樵夫担柴:要打出挑担的感觉,两手尽量伸长,长一点省力。两手要抓住绳子,不让其晃。
老师当年为了搞清楚这记拳,特地去实践如何挑担,长的短的扁担,老师都试过。老师还专门上黄山挑担。
汪家林:
1、 枕流逆袭,后手尽量撑开伸展。退步时,手要平的,不要往下。
2、 琵琶遮面,跟着老师打,自然就对了,不要做作。
3、 抽梁换柱,打进、退、进,抽和换的点不变,梁不倒。
4、 风卷残云,左式、右式,角度拉大,均在45度夹角方向,后手撑开。注意:平着走,在一个平面上,不要忽高忽低。
5、 蛰龙现身,荷叶掌,放平,注意拇指和食指间的“筋”的突起,虎口放松地撑开,拇指关节弯曲一点。
6、 拗鸾抟翼,从最左,到最右,尽量把幅度拉大,身枝柔软。
陶嘉严:
1、流星赶月:左手下去的时候就要左弓步,还未弓足时右手下去。
2、春风拂面:左手下右手上,正好对拔,手下来时人不能缩回来,迎面下。
3、风卷残云:注意手起来的路径。
4、蛰龙现身:后手注意,意识在肘,撑出去。趟泥步,走的时候保持后手的撑劲,意识在肘。
陈东雷:
1、朝阳贯耳:前面的一记横出一步,开步大一点,保持斗志。
2、李代桃僵:前手出去一点。
3、灵猿摘果:前手高一点。
拳,要注意神,神到哪里,就定在哪里,懂得人是看得懂的,你有形而上的东西,在你之上的人一定能看得懂。在你之下的人是看不懂的。我现在除了教拳,在家里话越来越少,就是孤独,没有共鸣。心意六合,第一个就是有目标,要把力送到别人身上,能打到别人身上的力才是劲,在自己身上的力是拙力。
潘华毅:
1、枕流逆袭:后手尽量伸直,超后伸。
2、流星赶月:回来的两手,在一条直线上。
3、鹞子入林:两手一样高低,人要提起来一点,气就下去了。用两手朝下,像是有支撑物,掌心气柱垂直下,入地反弹上。如还无“上”的感觉,先感受用这两个柱子撑住整个身体。而不是用脚去站(这个就是如履云雾际的感觉)。
4、蛰龙现身,用肘撑出去,小臂就是一根棍子,逐步就能打到肩催肘,肘催手。
张新宇:
老师亲自带新宇从起式打到引鸟趋林。
晓舟:
从分卷残云到凤凰展翅。
老师看后说,你今天打的拳没什么好讲,可能太吃力了,散功了。没有聚,所有没有快起来。今天吊不起来,休息休息。
建军:
开弓搭箭,回身要快。老师说,因材施教,你是这个材料,我才对你有这个要求。
凡是三记的动作,记住,第一记相对慢一点,后面两记都要越来越快。要单操。
最后,老师带我们打了快打的水浪拳,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又霸道又细腻。大开眼界,实难想象!
祝老师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
晓舟 202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