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力行老师教学集锦(附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U3NDQ0OTMyOA==.html
失传的刀法
——“意识决定拳的高度”经典案例
教练的成长过程,第一步,教路径,使学员能把全套拳打出来。第二步,又粗到细的给予纠正,力求使学员达到形似。第三步,使学员掌握正确的意识,从形似到神似。这是教练训练成为拳教师的必经之路。艺无止境,第四、第五步乃至更高,对拳教师的功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观肖力行老师教拳,拳的精妙内涵常在老师讲解下,呈现在大家面前,让一旁观摩的我们,回味无穷。
在此我把肖力行老师指导“风动浮萍”这节课内容,整理下来与大家分享。(附视频)
建军在行风动浮萍后的动作幅度太大。这记风动浮萍暗藏了刀的用法,打对这记拳,必须先正确领会刀在这里的用法,老师告知建军这记拳符合“欲左先右”的原理,但绝不是“到左再右”,当你欲挑压过来的刀时,不会那么容易的。“挑”表现在意识上,随后是借势向对方勒去。
为了加强大家对这记拳认知,老师说了抗战初期著名的喜峰口战役中,一次在近距离的拼杀中,白刃相接,充分发挥大刀的威力,赢得胜利。由此还产生了慷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刀基本用法就是六种,劈、砍、刺、挥、带、勒,针对日本士兵的刺刀用法,这些战士们学了很简单的一记,带勒。也就是一招之内完成防守和反击。带为防,勒为攻,老师把嘉严为靶子,当场作了演示。刀的勒,才是真正杀伤力。因为现在刀只为表演所用,大开大合,六法之中的“带、勒”之妙不见踪影,十分可惜。
同样,黎明在行风动浮萍后动作意识不对,手臂伸得太向外了。缺少了勒的意识,老师特意就刀、棍子和徒手,在这个动作应用中,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了分析。建军、黎明再做演示后,错误即有改观。
正确的意识决定拳的理解和高度,这堂课,乃是老师众多经典之课程中的一例。
王国燕
[此帖子已被 王国燕 在 2020/3/5 21:11:58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