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功夫之外”“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这句话居然印证在我身上,给了我一个莫大的惊喜!
我的恩师斧翁,教授书画,学生无数,但我知道他最擅长的是源自家传的篆刻,驱刀如运笔,一任自然。又风格多样,除刻姓名字画,更专禽兽,以十二生肖为主;人物,以佛像居多。但除了他儿子外,从未教过任何一个学生篆刻,若有学生提出,他都将他们介绍给他的一位师弟。
我喜欢手工,对篆刻也非常有兴趣。恩师斧翁是我父亲好友,也对我非常关爱。我数次提出想学篆刻,他都未应允。虽然斧翁曾刻一枚姓名章送我,可我更喜欢自己动手篆刻。临风窗下,挥笔一幅墨竹,钤一方 “萧然林下风”,该是何等雅致情趣?
前些天有些空闲,想制作一只贝壳笔筒送给陈德楹先生,感谢他赠送我“南天风雨”一书。琢磨着该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想将“南天风雨”一诗用篆体刻在笔筒上。我先把字写在纸上,但怎么看,怎么都感觉有几个字写不好,破坏整体感,于是去请教恩师斧翁。他的篆书可以说炉火纯青,曾看到他书写的铁丝篆,精美绝伦。
斧翁指点我书写后,突然笑着问我:“想不想跟我学篆刻?”
啊???!!!真的吗?我简直不相信我的耳朵。但短暂诧异过后,我立即把头点得象小鸡啄米,我不是在做梦吧?德楹兄,原来你是我的大福星呀!
以前总以为学篆刻应该不难,但是错了,斧翁要我先去买9本书。9……9本?还是最基本的书籍!接着拿出一本“XXX印存”,说:“这本书已经绝版,肯定是买不到了,你拿去复印一下吧。”然后又教我如何挑选与处理印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砂纸与刻刀等等。并且说:“写好篆书,才是关键,写比刻更重要。”
想起学画时,斧翁更多的时候是带我去观察各种花卉和昆虫,带我赏析画作,研习古代诗词歌赋,让我懂得“功夫在画外”!
最近跟随小凌老师学拳,让我更深层次理解了“功夫之外”的含义。看到秘书长在文章中提到小凌老师为了彻底弄清大雁等飞禽的习性,花了无数的功夫。从年轻时练拳得到的体悟,从浩瀚的书籍中,找到了可证实他悟出的一句话。
那天学习水浪拳,我询问了小凌老师一招拳式,小凌老师问我:“你知道这记拳的名称吗?”我茫然摇头。小凌老师说:“如果不知道名称,不知道拳式的来历,就无法领会拳的精髓,就算动作做得再象,也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然后给我讲解了“驽马回头”,还谈到骑驽马的趣闻。
学习任何一样东西,远不象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更要研习与为之付出的,是功夫之外的功夫!